1  2  3  4  5  6  7  8   Contents

畢氏定理

        若直角三角形的兩股長為a, b,斜邊長為c,則a2 + b2 = c2。人們相信這個定理是畢達哥拉斯〈約公元前560年~公元前480年〉發現的,因此把它叫做“畢氏定理”。而滿足a2 + b2 = c2的一組正整數解 a, b, c則稱為一組畢氏三元數(Pythagorean triples。畢氏定理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解釋:以直角三角形的三邊為邊長作出三個正方形,其中兩股上兩個正方形的面積和,會恰好等於斜邊上的正方形面積。

http://sunsite.ubc.ca/LivingMathematics/V001N01/UBCExamples/Pythagoras/pythagoras.html】此網頁上有一個直觀的畢氏定理的幾何證明。

        早在公元前1100年,我們古代的數學家商高就已經知道“勾三股四弦五”,因此有人主張畢氏定理應為“商高定理”。商高是周朝的大夫,《周髀算經》(簡稱《周髀》)中記載了一段周公與商高之間的問答: 

周公問於商高曰:『竊聞乎大夫善數也,請問古者包犧立周天歷度。夫天不可階而升,地不可得尺寸而度,請問數安從出?』商高曰:『數之法出於圓方。圓出於方,方出於矩,矩出於九九八十一。故折矩,以為勾廣三、股修四、徑隅五。......此數之所生也……』

        但(3, 4, 5) 只是滿足畢氏定理的一組特殊解,一般性的定理一直等到陳子時代(公元前6, 7世紀)才出現,我們稱之為“勾股弦定理”或“勾股定理”,至於提出定理證明的則首推趙爽(公元3世紀)。趙爽,字君卿,三國時期吳國數學家,為《周髀算經》作注。在《周髀》卷上在周公、商高問答之後,有一個《弦圖》及趙君卿的注釋《勾股圓方圖說》。

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讓我們以現在的數學語言來解釋《勾股圓方圖說》:

a, b, c b > a)為勾、股、弦之長度,以弦為邊作一正方形,其面積名為『弦實』,即。在那正方形內作四個直角三角形,塗以朱紅色,其面積名為『朱實』,即 ab/2。中央的小正方形,塗以黃色,其面積稱為『黃實』。而小正方形的邊長等於股、勾之差,即 ,因此黃實等於。但『弦實』等於四個『朱實』及『黃實』之和。也就是

化簡則得

*

故得證『勾股各自乘并而開方除即弦』也就是 『弦2 = 2 + 2』。十分巧妙吧?《弦圖》中所畫的情形雖然是邊長為3, 4, 5的三角形,但上面的證明卻是一般性的。

        歷史學家猜測西元前2000年左右,埃及人已經懂得使用畢氏三元數的關係來得到直角,這造就了他們在建築學上的非凡成就。他們先取12段等長的繩索接成一個圓環,接著固定一個接點,將圓環撐開,使其形成一個三角形,與固定點相連的兩邊分別是3段繩索與4段繩索,如下圖:

便得到一個邊長為3, 4, 5的直角三角形。

        這個方法利用了畢氏定理的反定理:

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滿足 c2 = a2 + b2,
則此三角形為一個以
c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,比畢達哥拉斯早一千年的巴比倫人,也已經會使用畢氏定理。在巴比倫,農人的財富是看他的莊稼產量,而莊稼的多寡又取決於此人擁有多少耕地面積。由這個角度看來,財富是用平方數(即正方形數)來計算:土地的面積即為該地長寬相乘之積,一塊長、寬都為a的土地,面積即為a的平方。

        巴比倫人感興趣的是,一個整數的平方是否可分割為其他數的平方和,以及什麼數可以如此被分割。若甲農夫有一塊25平方單位的土地,他便可以用它來交換兩塊土地,其中之一的面積為16平方單位,另一塊則是9平方單位,這表示一塊5 × 5的土地面積與一塊4 × 4和一塊3 × 3的土地面積總和相等。因此,52 = 32 + 42對巴比倫人來說是一個實際問題的解答。

        在四十年代,考古學家紐格包爾 (O. Neugebeuer) 及沙爾斯(A. Sachs)發現了著名的普林頓322號泥板書(Plimpton 322,現存於哥倫比亞大學博物館), 

據考證應存在於西元前19001600年左右,泥板上已經有15組畢氏三元數之計算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熟知的畢氏三元數有:(3, 4, 5), (5, 12, 13), (7, 24, 25), (8, 15, 17)等等,是否存在一個公式可以找出所有的畢氏三元數呢?畢氏學派除了證明畢氏定理之外,也證明了存在無限多組畢氏三元數。他們提出畢氏三元數的一組公式:

a = 2n + 1,b = 2n2 + 2n,c = 2n2 + 2n + 1

 

        我們已經知道「奇數和可以表示成一個正方形數」,如:

1 + 3 + 5 + 7 + 9 = 42
1 + 3 + 5 + 7 + 9 = 52

觀察一下,不難發現:

   42 + 9 = 52,
42 + 32 = 52

3, 4, 5 是一組畢氏三元數。

        又如:

1 + 3 + 5 + 7 + + 23 + 25 = 122
1 + 3 + 5 + 7 +
+ 23 + 25 = 132

於是有

   122 + 25 = 132,
122 + 52 = 132

5, 12, 13 也是一組畢氏三元數。

        觀察正方形數,我們知道n2個小石子組成的正方形再加上2n + 1個小石子就會構成一個更大的正方形—— (n + 1)2個小石子所組成的正方形,

也就是說

n2 + (2n + 1) = (n + 1)2

如果也是一個正方形數,即存在正整數m使得2n + 1 = m2,則


因此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因此m, n, n+1也就是m, , 便構成了一組畢氏三元數。令m = 3, 5, 7, 9…,我們就可以依次得到3, 4, 55, 12, 137, 24, 259, 40, 41等無限多組畢氏三元數。這些畢氏三元數有一特徵:斜邊與直角的其中一邊相差1,如果將m表為2k + 1,則上述的畢氏三元數也可以表為2k + 12k2 + 2k2k2 + 2k + 1

        柏拉圖也給了另一組公式:

a = 2n,b = n2 - 1,c = n2 + 1

此時斜邊與其中一股之差為2。但他們都不是方程式a2 + b2 = c2的所有解,一般解的公式是

a = 2mn,  b = m2 - n2,  c = m2 + n2

其中m, n(m > n)為兩互質任意正整數。此公式的解法由丟番圖(Diophantus)約公元前250年首先提出。

 

Previous   Next   Cont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