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  2  3  4  5  6  7  8   Contents

無理數

          是什麼?

        應用畢氏定理,畢氏學派發現一個兩股都是1的直角三角形,它的斜邊長是一個很奇怪的數字,此數的平方等於2。現在我們將之稱為2的平方根,記為*;也就是說

()2 = 12 + 12 = 2 

        有時候我們會將看成1.414來作計算,但1.414並不是的平方根,因為1.414的平方是1.999396。事實上,因為1.414的最後一位數字是4,所以平方後的最後一位數字一定是6,因此1.414的平方不可能是2。我們可以用同樣的理由推斷:任何一個有限位數的小數,平方後都不會是2。而且,經由證明我們知道*也不是可以表示成兩個整數比值的分數——我們稱這樣的數為「無理數」。

        在「零的故事」那一單元中我們談到,希臘的數學家拒絕零。除了否定「零」的存在之外,畢氏學派也試圖要除去另一個惹是生非的數學概念——無理數。在他們的理想中,宇宙萬物皆由比例主宰,任何有意義的東西都擁有完美的比例,照字面說,就是能被「有理化」,也就是要能寫成a/b的形式,其中a與b必須是整數(零當然不包括在內)。

        很不幸地,若你在一個正方形中畫一條對角線,無理數就出現了。假設這個正方形的邊長為一公尺長,那麼拿一根10公分長的直尺,便能將正方形的邊長劃分成10小段,但對於對角線來說,卻是14段又多一點;用更小的尺來試試,0.1公分長的尺可以把邊長截成1000小段,對角線卻是1414小段又多一些。就算你很有耐心又很有毅力地用一根非常非常短的尺來量測,還是會得到一樣的結果。這樣的尺根本就不存在,也就是說,邊長與對角線沒有公因數,它們無法以比例的形式表示。事實上,這條對角線的長度正是我們熟悉的無理數—— 

 

        現藏於美國耶魯大學(Yale University)編號YBC 7289巴比倫泥版(見上圖),上面畫了一個正方形和它的兩條對角線,正方形邊上刻上以楔形文字記載的數字 30,對角線上也刻上兩個數字,其一是(巴比倫人用六十進位制而非十進位制)。另一是 不難猜到前者是,後者是,即是對角線的長度。

 

        對畢氏學派而言,無理數是非常危險的,它會摧毀他們的理論基礎——宇宙萬物皆由比例主宰。即使如此,無理數仍然一再地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圖形中:正方形的對角線、自然界中處處可見的黃金比例……等!他們根本不敢接受這個事實,每個兄弟會的成員都閉口不談無理數,甚至不許任何人寫下來。欲洩露這個秘密的人就是叛徒,得受兄弟會制裁,傳說中,依帕索(Hippasus)就是一個這樣的犧牲者,連最終命運是被拋入海中還是被放逐都沒有人正確地記載下來,這就是所謂的「邏輯醜聞」(the logical scandal) 事件。

 

Previous   Next   Contents